這頓飯最傷身,還有很多人每天都在吃,這個提醒太及時了~
睡覺前聽到肚子發出咕咕叫的聲音,是件讓人"進退兩難"的事情。
吃吧,擔心發胖和影響入睡;不吃,餓的難受,翻來覆去睡不著。吃也不是,不吃也不是,讓人萬分糾結。
《千金要方》雲"夜飯飽,損一日之壽",我們得到了所謂物質上的能量,卻耗竭了精神和氣血上的能量。
吃夜宵危害有多大?
- 容易引發胃病
晚上吃宵夜會增加我們的腸胃負擔。如果晚上還要進行腸胃蠕動消化,腸胃就不能夠得到很好的休息,胃黏膜的修復工作就會非常的不順利。並且,晚上是休息的時間,這個時候吃宵夜會導致食物長時間停留在我們的腸胃中。時間一長,容易導致胃黏膜出現各種病變,身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。
- 影響血壓
通常情況下,人們入睡後血壓會下降至少10%。而睡覺前兩小時內進食的人,夜間血壓不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2.8倍,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同樣會高得多!
- 易長結石
經常晚上吃宵夜可能會在身體形成結石。因為夜宵多為海鮮、魚蝦和肉類,其中含有大量的鈣物質,其一般在進食的四小時後開始排鈣,如果此時患者處於休息的狀態,則可能會只滯留在輸尿管、膀胱以及尿道中,因為不能及時的排出體外,所以會引起區域性的結石。
- 增加體重 導致肥胖
如果長期大量吃宵夜會導致肥胖。經常吃宵夜會增加腸胃負擔,影響胃部吸收營養,降低身體抵抗力。吃宵夜後形成的熱量不能被身體消耗,就會導致肥胖和身材變形、體重增加。長期吃宵夜還會導致肥胖症,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和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膽固醇血癥發生的機率。要避免吃宵夜,晚上九點後就不要進食,避免影響胃腸吸收和增加胃腸負擔。
- 脾胃陽氣受損
夜晚陽氣都要入裡,臟腑功能都逐漸減弱都需要休息,而飲食食物需要消化,就需要脾胃的執行,脾主運化水谷精微,主生化。夜間脾也要休息,如果過多地吃宵夜,吃不易消化的食物,在睡前之前吃東西,就會調動脾胃的陽氣來運化這些水谷精微。我們睡覺了,而脾胃還是工作,脾胃也累了,它不工作了,就會導致食積,日久就會損傷脾胃陽氣,在白天的時候也會有這種食積、腹脹,甚至會出現腹瀉,這就是脾胃在發出訊號。
七分飽,健康活到老
食物可以用厚、薄、清、濁幾種特質來劃分:
清、薄——大多數蔬菜,水果,五穀雜糧、簡單不油膩的烹調方法等;
厚、濁——大部分肉食、煎炸烤燻、味道重、複雜的烹調方法等。
在過於重視感官刺激的現代烹調習慣裡,注入"清、薄、淡、少"的特質,避免"厚、濁、重、多、雜"的取向,對健康更有益。
尤其是晚餐,此時人體正準備緩慢關機,進入充電休整狀態,少食、簡食對於我們這些四體不勤、運動不足,思慮、緊張已傷脾,擔心、恐懼、渴望已傷腎的現代腦力勞動者來說,是個合適的選擇。
七分飽到底是怎樣的感覺?
七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,有點抽象不好衡量。專家認為,可以用下面這個方法來衡量七分飽:
胃裡還沒覺得滿,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,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,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,可如果把食物撤走,換話題轉移注意力,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。
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,那就是: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、固定,這頓吃了七分飽,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。也就是說,如果提前餓了,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,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。
還有一點可以作為參考,根據中國營養膳食指南,一天三餐攝入量比例,最好是"343"原則,即:早餐佔3成,午餐佔4成晚餐佔3成。

七點後吃,心腦血管病纏身
土耳其一項研究顯示,睡前兩小時、或是晚上7點後進食,會導致心梗腦梗都高發!
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 721 名平均年齡 53 歲的高血壓患者,發現晚上 7 點後進食、或就寢前兩小時內的進食者,夜間血壓不降、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進食者的 2.8 倍。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道,高血壓患者本來就是心臟病高危人群,夜間血壓再不降的話,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會高得多。
晚餐吃得晚,心梗腦梗都高發!甚至還會增加癌症的風險!晚餐最好在晚上 7 點前就要解決掉!
參考資料
- 台北宵夜吃到飽餐廳精選指南
- 健康宵夜選擇與飲食禁忌
- 腸胃保健與飲食時間關聯性研究
- 心血管疾病預防飲食手冊
- 營養師推薦的夜間輕食方案